十一月,四日──
──日記,似乎成了週記...

之ㄧ...

同事問我說介不介意認識年紀大我些的女子,我回說我不介意,我不是條件論的信仰者,也不太認為那些說著想要另一伴有什麼條件的人是真的清醒的,嘴裏說的條件是種浮在空氣中的虛幻,年齡身高等等的,把那些條件掛在嘴上,我認為有兩種可能,一種是清楚的認識自己,所以明白具有怎般條件的人才能與自身成就完美的結合,一種是連自身是誰都從未識清,只是單純想尋找客觀而言,表面上好條件的結合,而實際上卻讓人覺得,虛浮的很...

聽聞誰又談起了條件,就會打心底對這人估量一番,這人是在霧裏看不見自己的手而搖指著遠方,還是晴日朗朗裏微笑著眺望遠方?我遇見這麼一位同事,他是後者,他讓我覺得他的條件很實在...
這樣的人多麼?懷有強烈的成就動機〈發願四十五歲要退休當志工〉,外貌高大英挺,具有獨特的個人行事風格且效率快速,短時間內能想出多量的解決方案,思緒的流轉遠超越我的能耐,讓我很想將他列入具有躁症的傾向,只是在下也非常不愛與他一起工作,他太聒噪,會讓我無法專心處理眼前的事情。這樣的男子應該是許多女子的理想情人吧,從那些條件論的角度來判斷,而他,對另一伴也有自己的條件論,只是相對而言他開的條件就不是那些浮面的東西,所以我想,這是挺有趣的,從羅列的條件反推一個人的內裏,這樣的可信度頗高...

當你懷抱某些條件,是否,你也清楚知道那些條件對你的意義,是否,你本身也有足夠的優秀去吸引有此般條件的對象?而我沒有,我只覺得人與人相處在一起的感覺才實在與重要,白雪公主也好,白馬王子也好,彼此沒法好好相處在一起,午夜十二點過後,南瓜依舊不會是馬車...


之二...

上周去看了部電影「倒數第二個男朋友」〈感謝花心小王的免費電影〉,去看最大的主因是我喜歡潔西卡艾芭,那是從看了驚奇四超人以後開始的,一位很甜美的女子,而這部電影,很適合想休息放鬆時觀賞,從開頭就令人捧腹,一直到片尾男主角對著企鵝絨布玩偶做出猥褻的動作,笑點不斷...

電影裏深刻的描繪了愛情讓人沉淪的片段,讓我感觸頗多,遇見愛情人好像會失去理智,每一刻鐘都會無法自抑的想要見到她〈他〉,時時想聽見她〈他〉的聲音,能為她〈他〉做出任何事〈電影裡男主角甚至跟一位很肥又滿身瘡的女子發生關係〉,看著這樣的片段會笑著男女主角的不成熟,可當自己親身遇見愛情,能清醒的面對的人,會有多少?而如果沒有那般的非理性衝動,渴望,每一秒鐘都想膩在一起,又能稱為是愛情嗎?...


之三...

「優秀是一種習慣」...

依照二十一次理論,一件事反覆做了二十一次後就會成為習慣,所以在一起久的情侶分手是件困難的事情,因為時間到了就會習慣的想起他〈她〉,到了熟悉的地方就會自然的想起他〈她〉,不小心,兩個人又會因為習慣再繼續攜手一起,然後分開,再在一起,分開,再在一起.....這就是習慣的威力...

優秀,也可以成為一種習慣,我很喜歡這個論點,如果說天生註定優秀,或天生註定將不優秀,而我們一點改變這樣的註定的力量都沒有,那何必期待見到明日的陽光,就與另一篇文的論點相似,你相不相信其實運氣是你的一種能力,你可以培養自己有運氣,而不是依靠老天爺的骰子,在路邊撿到一百元而開心,或是如松下幸之助在小街巷裡聽聞夫妻吵架發明了雙孔插頭,兩者都遇見運氣,只是你有能力如松下幸之助一樣把運氣實現嗎?...

第一件事是運用習慣的威力,第二件事是培養並相信自己有能力...


之四...

男人為什麼愛看日本的「愛情動作片」?...

那日中午跟一群女同事聚在一起用餐〈好死不死只剩我這男子〉,這是她們提出的問題,她們不能理解為何她們的男朋友在有了她們之後,還會有看愛情動作片的需求,其中一個說著她男友將那些片子視之為寶,有一整個硬碟裏全是這些片子〈而且是高畫質版本〉,她們說自己看過覺得那些片子很噁心,實在不能理解男子為何在有伴侶後仍有這方面觀賞的需求?再者,看片子做那檔事和與另一伴做那檔事,有何不同?...

連珠般的問題令我啞口無言,而且尺度之寬令我冷汗直冒,我很認真的回答了幾個問題,如疲乏理論,新衣服會舊,所以女子的衣櫃是永遠不夠用的,相同的,同一個女子看久了是會想看些別的女子的,看片子比真的去街上看別的女子好,再者,男子看片子與對伴侶的愛其實是兩回事,並不是看片子就表示對另一伴的愛情不再,這兩者沒有任何相關性可言,看片子純粹是性慾上的宣洩,愛情,並不會跟著消逝...

其他問題我也無法回答,乾脆也歸咎於習慣的威力好了,一開始呼朋引伴的觀賞,幾次之後深陷了,欲罷不能了,成為習慣了,也就不知其所以然的繼續觀賞著,而愛情,還是愛情,男子並不會因為有了愛情就放棄下半身的慾求,大抵只是需求多或少的個別差異吧,我的觀感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rww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